樹葬又稱"風葬"、"天葬"、"掛葬"、"空葬"、"懸空葬",也是一種古老的 樹葬 葬式類型。樹葬是指把骨灰深埋在一棵指定的大樹下,或者把骨灰撒在土壤里,上面 種上一棵樹作為紀念的新的骨灰處理方式。樹葬沒有墓穴,沒有或者使用可降解的特 制骨灰壇。它只作標記,如:僅在樹下放一塊石頭,石頭上釘一塊銅板,寫上死者的 姓名、生卒年月即可,或者在樹上懸掛死者的紀念牌。不留墳頭,不立墓碑,只占很 少的土地。樹葬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殯葬理念和行為之一。 從古至今,人類在 殯葬方式上除個別少數民族、佛教等是實行的單一的喪葬方式外,漢族和大部分少數 民族普遍實行的是火葬和土葬方式相結合的墓葬方式。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大家之所 以選擇這種方式,而且恒古不變,主要是受“入土為安”思想和傳統習俗的影響。傳 統殯葬方式唯一的作用就是寄托親人對逝者的懷念之情。而現代樹葬不僅可以寄托哀 思,還可以綠化環境。 樹葬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葬法,它的主要形式是把死者置 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樹上,任其風化;后來,有的稍作改進的方式是將死者陳放于專門 制做的棚架上。由于置放尸體后任其風化,故樹葬也稱“風葬”、“天葬”、“掛葬 ”、“木葬”、“空葬”或“懸空 葬”。樹葬是樹居的反映,因此,樹葬也是原始 生活在葬俗上的遺存。